备考法考的过程,有时就像在迷雾中前行,有些习惯会成为照亮前路的明灯,有些却会让你在原地打转。通过和众多过关考生的交流,瑞瑞总结出这些最容易导致失败的备考陷阱,快来看看你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踩坑?
【低效努力篇】
早起晚睡的"表演式学习":图书馆待12小时,有效学习却不足4小时
报复性熬夜学习:一天学15小时后,需要三天来恢复精力
知识不过脑:眼睛看完一页书,大脑却没有任何记忆点
沉迷舒适区:只复习擅长的科目,薄弱环节永远在明天
过度仪式感:花半小时摆好文具、泡好咖啡才肯开始学习
【心理陷阱篇】
6. 灾难化想象:"考不过人生就完了"的过度焦虑
7. 虚假满足感:收藏等于学会,囤积资料却不消化
8. 情绪性进食:用零食缓解压力,结果越吃越困
9. 社交平台综合征:每学1小时就要刷半小时手机"奖励自己"
10. 自我感动式努力:晒笔记到凌晨,却忽略知识是否入脑
【时间管理篇】
11. 拖延癌晚期:"等整点再开始"变成全天没开始
12. 碎片时间浪费:排队时宁可刷短视频也不听音频课
13. 计划过于完美:安排10项任务,完成3项就自我放弃
14. 反复重启综合症:中断几天后总要"从头开始复习"
15. 过度纠结工具:花几小时比较哪个APP更好用
【环境干扰篇】
16. 宅家备考幻觉:以为在床上也能高效学习
17. 过度关注他人:总打听别人进度打乱自己节奏
18. 情感消耗:备考期非要处理复杂的感情问题
19. 抱怨成瘾:把"我好累"当口头禅形成负面暗示
20. 环境依赖症:"这里灯光不好"成为不学习的借口
【终极警示篇】
21. 用"准备"代替"行动": 等买齐所有资料才开始
22. 自我设限:"我非法本肯定考不过"的预设立场
23. 虚假放松:说休息半小时结果刷剧到半夜
24. 病态完美主义:笔记有一点瑕疵就全部重抄
25. 道德绑架式学习:"为了父母我必须考过"的心理负担
26.突击式学习:考前一个月才开始每天学15小时
27.信息过载:同时跟5个老师导致知识体系混乱
28.身体透支:为学习放弃所有运动和休息时间
29.结果恐惧:因害怕失败而不敢全力备考
30.自我欺骗:"看完这个视频我就会了"的错觉
法考备考建议:
• 每周做一次"陋习自查",及时调整
• 建立"5分钟启动法则":先学5分钟就能进入状态
• 设置"防沉迷提醒":每45分钟起来活动一次
• 实践"72小时定律":想学的知识点3天内必须复习
记住:法考不是比谁更辛苦,而是比谁更会学习。改正一个坏习惯,胜过低效努力100小时。现在就开始调整,你离通关又近了一步!那些最终通关的人,不过是比其他人少踩了几个坑而已。
上一篇: 法考冲刺阶段!必学!
下一篇: 《2025法考大纲》即将发布!
法考究竟如何刷题?
现阶段备考的考生很容易迷失方向,在刷题方面更是苦恼,要么刷题效率低,一天刷不了几十题,要么正确率特别低,打击自信心。
【知识科普】A证与C证
对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,有的同学能够领A证,有的同学领的却是放宽政策的C证,不少同学对此有疑问,A证和C证之间有什么区别呢?
【瑞达五周年】新的开始,简单快乐
2019年毕业的我,走出校园的第二天就直接奔赴到了工作岗位,开始了和在爸妈一起的北漂生活。
暑期网课班有哪些?
距离客观题考试倒计时52天,主观题考试倒计时88天,大部分考生都已经进入了备考计划之中。
想学点睛冲刺?它来了!
对于当下紧张的复习阶段,越来越多的考生们开始选择报班,因为由班主任带领有计划地复习,有条理、目标更明确、效果佳!
21法考备战如何复习?
成功路上并不拥挤,因为很多考生坚持不到最后,还有很多考生闭门造车自己摸索,方法不对努力白费。
2021法考备考复习小技巧
2021法考客观题考试日期是9月11日,主观题考试日期是10月17日。